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奎佑表示,口腔與食道黏膜耐熱程度不見得比皮膚差,但突然高溫接觸仍會有燙傷風險,尤其是上顎與雙頰黏膜,輕微燙傷會有紅腫、疼痛等不舒服,嚴重會導致組織受傷,很可能類似破皮脫落,如果傷口太大,會造成飲食困難,甚至需要住院治療才能回復。
曾有研究指出,口腔或食道黏膜反覆受傷,有可能增加癌症發生風險,必須特別小心照料,尤其口腔與食道受傷回復環境不如皮膚,不容易癒合回復,如果不能改變飲食方式,傷害恐屢次發生,受傷面積太大病患,嘴巴或食道難以進食,必須藉由鼻胃管直接灌食,或利用點滴給予營養,都相當不舒服。
林奎佑提醒,部分熱湯由於油脂較厚,熱氣不容易往上冒,看起來不像高溫,容易讓人放下警戒,一旦大口喝湯恐造成燙傷;所有食物入口前,都應該要確認溫度,可以用嘴吹氣降低溫度;當口腔燙傷發生,只要含冷水降溫就好,最好不要含冰水,恐怕太過刺激導致二度傷害,增加治療困難。
作者【記者陳敬哲/台北報導】台灣新生報–2015年12月9日 上午12:00
資料來源延伸閱讀台灣新生報